人物访谈 | 刘红蕾:因为热爱 所以执著

徐小筑 设计故事 2020-03-08 13:01:28 1079 0
[摘要] 清华建筑系毕业,5年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工作经历,加拿大室内设计师,美国《INTERIOR DESIGN》(中文版)2005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年度封面人物中唯一女

     清华建筑系毕业,5年世界著名设计公司工作经历,加拿大室内设计师,美国《INTERIOR DESIGN》(中文版)2005中国室内设计十大年度封面人物中唯一女性……当问到这些围绕在头顶上的光环给予的感受,刘红蕾笑得很浅,淡定和从容在她脸上显现,她说自己一直在努力,还有很多机会需要去争取,也在等待厚积薄发的那一刻。
  植根于深圳这片土地上的早期资本主义气息,连空气中都流淌着寻梦人的激情,而在这片充满诱惑,亟待开垦的处女地上,同样充满着资本主义的贪婪和急功近利,为实现当时心中那个美好而纯粹的设计梦想,刘红蕾义无反顾从这片土地上出走,来到大洋彼岸的多伦多学习室内设计。
  没有人知道在加拿大她究竟付出了多少,人们看到的只是在短短五年内,她进入了世界著名的设计师公司工作并顺利拿到了加拿大室内设计师资质,这对她在陌生国度的能力是一个多么大的认可,她坦言在世界著名的Yabu Pushelberg和II By IV的设计公司里的工作经历完全颠覆了她对整个设计的看法和观念,这笔宝贵的海外工作经历使她学到的不仅仅是设计方法、对美的捕捉和敏锐度,更多的是设计理念上的提升和改变,使她能用国际化的视野和高度来看待设计,回国后,她把这些理念用在了她的设计上,逐步丰富自己的创作历程。
  刘红蕾是个坦率和锐利的人,在采访中,几乎被问到的每个问题她都会一针见血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反驳,或认可,显得个性十足。她说自己是个对生活天真、追求唯美的人,对设计尤其如此。从会所到写字楼,从餐饮到商业,与境外公司合作,每一个项目的设计、施工直至最终完工,因为热爱,每一步,她都非常用心去做,同时也很愿意尝试不同的项目类型,正如蜜蜂从不同的花朵中撷取不同的养份,酿出最甜的蜂蜜。
  还能说什么,让我们祝福她吧。

    记者:刘工,能不能给大家说一说最近在忙些什么?
    刘红蕾:(以下简称刘)
最近是挺忙的。在项目上面,现在正在做一个在重庆的
招商地产项目,我们做的比较有创意,也花了不少心思。目前正做到施工图阶段,施工阶段创意要很好地实施的话,还需要相当多的时间来做。另外,我们还做一些写字楼的项目,我们还给北京中建国际办公楼做设计方案。同时在做的是一家美国公司2000平米的写字楼,就在深圳。那家公司做贸易,但也不完全是做贸易,他们是把中国的东西拿来,进行设计、改装、加工,然后再把他们运输到欧美国家去,他们公司强调有创意。此外,还有一些酒店的项目,我没有直管。还有一个兰溪谷,可能是深圳最高档的一个楼盘的一个精装修,大概有4万5千平米的一个楼盘。精装修这样一个项目现在在国内是刚刚起来,不是很成熟,我现在帮这招商地产做这个,他们比较重视,因为这个在全国来说,还是个新的东西,可能以后的样板房全都没有了,都变成精装修了。这也是各大房地产公司比较头疼和发怵的东西,没任何经验,每天都有很多的项目来接洽。说不定明天就有一个,项目总是源源不断的挺多的。另外我们还跟一家境外公司合作,以后在中国所有的商业项目,我们都用联合体的方式来做。这个商业项目,可能会牵涉到主要是一些super market大的商场,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端的商业。另外,我们还做一些顾问工作,给国内大的房地产公司做顾问,他们在和境外的室内设计公司合作时,给他们包括商务、技术,执行方面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包括他们对境外公司进行沟通、监督和检查。
    记者:您当初从清华毕业来到深圳,又从深圳前往加拿大去学习室内设计,是什么样一个原因促使你做这个决定的?
    刘:
其实我离开清华到深圳,就是为了出国。我放弃了直读研究生的机会,就是为了要出国。当时深圳的那个状态,怎么说呢,就是处于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尔虞我诈,非常躁动,我挺不喜欢的。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从专业上来说呢,实际上,那时候挣钱是挺好挣的,但都是瞎来,就是属于没有太多的原则可以追寻,看到一些好点的设计,比如觉得这个好看,那个好看,然后把它们全部放在一起,出张效果图。好,完了!而当时我的感觉就是,专业要这么做的话,总有一天会枯竭。所以我还是想无论怎样,我还是要出国,出国学习一下,把专业再提高一点。

    记者:您作为加拿大室内设计师,曾在世界著名的Yabu Pushelberg和II By IV的设计公司里工作过,您觉得这些工作经历在您以后的设计当中有什么样的影响,最大的收获在哪里?
    刘:我觉得影响太大了!把我们从学校里出来形成的那种对设计的看法和设计的思维方式整个都给颠覆了,等于说是重新来过。我还是比较幸运的,能很快拿到这些资质,能够进入这样的公司来工作,那本身进入这样的公司工作就很不容易,因为需要相当强的能力,他觉得你可以用,才会让你进去。进去以后呢,学习到的,参与的很多项目,都是他们正在进行的一个项目。包括同事的交流,对设计的看法,一个项目是怎么执行的等等。整个行业是怎么运作的,这些东西是全新的,跟中国完全不一样,跟中国现在也完全不一样,这个我觉得是收获最大的。从专业上说,怎样作为一个好设计师和设计师看待一个design.的时候,怎么去接近这个目标的,这些方法和你的眼光、怎么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些东西就是完全不一样了,其实我觉得在那里工作几年,一年两年,你根本学不到太多的东西,必须得有三年四年这样的工作经验,你才能学到更多的东西,你才能把新的方法吸收到你身体里,指导以后的工作,所以我觉得这个经历太宝贵了。
    记者:您在加拿大呆了几年?
    刘:
5年
    记者:您在国内和国外都工作过,对如今国内室内设计界有什么看法和认识呢?
    刘:中国的室内设计,怎么说呢,我觉得这几年已经进步很大了,比我刚归国的时候强多了,但还是依然差距太远,我觉得中国人很勤奋,设计师尤其勤奋,与其他的行业相比。在中国,很多设计师非常敬业,非常上进,这都挺好的,但这还是极少数,大部分设计师,整个行业现状我觉得还需要很多年才能规范得特别好,变得更职业化、更专业化。我觉得这个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像我们的周边国家,日本就更不用说了,它走在世界的前列,跟欧美这些国家的发展基本是一致的。那么,像泰国、韩国这些国家,他们的室内设计行业都要比中国发达一些,更专业一些,现在中国的这个室内设计行业,大面积来说,还是有点鱼龙混杂,这个状态实际是不好的,不太健康的。但是我觉得经过一段时间会慢慢洗干净,时代所带来的一个现状,将来随着时间的发展,会有更新,肯定会把它变得越来越好的。

    记者:对设计天真、唯美的追求是你所追求的,您觉得设计的最高价值是什么?
    刘:对设计天真唯美的追求是形容我自己,我这个人可能比较天真吧,又能做到非常执著。在境外公司工作的时候,就学到了他们对美好东西的那种敏锐度。什么东西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那种挑剔和品位上的雕琢,他们都有用相当高的品位去看待一些非常细小的问题,我觉得应该是这种感觉。说到设计理念的话,我一贯是这样认为的,我做室内设计应该有自己的风格,无论是什么项目,我做出来都是同一个样子的,我觉得不应该是这样的。它应该融入一种个人的审美和品位,他看待事物的一种想法,应该是融入进去的,所以做完的项目应该是不一样的。为什么是这样的呢,我是这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实际我们设计不管你怎么做,尤其是室内设计行业,它还是个服务行业,那这个服务要定得非常之准,我给你做设计,就是要凸显我的与众不同,不是这样的,就是你的这个服务所带来的产品要为业主带来商业上的价值。这样从这个角度出发,你要解决这个项目出现的各个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这些问题也包括业主在这个项目上的客户群,他的员工,他的客户来了以后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总的来说,你创造的这个产品要提升客户在商业上的价值,能够给他带来一种比较好的收益,在这种前提下,我们再来谈论这个设计漂不漂亮。我觉得漂不漂亮应该在这个之下,不能说纯粹这个东西好看,有些东西它是这样子的。有些它很漂亮,但它就是不“卖”,因为它是不符合这个项目的,所以还是失败的。所以你看我的作品为什么跨行这么多,有商业、写字楼、酒店等。我会对各活动项目进行分析,然后去沟通,沟通结束后,我会跟业主提出我的想法,应该怎么来做,这样做,不但能解决他的问题,而且能提升他产品的商业价值,接着再往下做,往下的时候我们再运用我们的专业知识来帮助完成他的想法。

    记者:那您刚才提到您设计的项目类型比较多,像会所、写字楼、餐饮、娱乐、酒店,这各方面都有涉及,那您最擅长做哪些项目呢?
    刘:怎么说呢,其实我不能说我擅长做哪个,不擅长做哪个,其实还不能完全这样子,我知道有些公司比较细分,可能只做办公楼,只做样板房,但是对于我来说,我不是这样子的,我比较喜欢做各种各样的东西,就好象演员喜欢演不同角色一样,我觉得拿到一个新的东西对我来说,挑战可能是比较大的,但我觉得特别有意思,所以我不会只做样板房或者只做什么,先前也做过样板房,看到样板房也只能做成这样,所以我就不做了。开始做别的,现在做写字楼特别有意思,因为每一个写字楼都不一样,因为每一家公司它是不一样的,他公司的理念、性格和经营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们给政府、律师事务所、建筑师事务所、企业做,它每个都不一样,每个所寻求的东西都不一样,所以在每一个项目期间,我都会提出一个新的东西,这些东西会让我感觉到很好玩,那会所呢,我也会做不同的,有些像会所,像深高会所,当时它是个改造项目,钱也不多,在有限的资金情况下,你怎么把它融合建筑设计,做出一个比较好的东西,我们在重庆做的这个会所,它又提出了不同的东西,它要shine,闪亮,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喜欢新鲜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