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你不了解的“梁志天”】

徐小筑 设计故事 2020-02-26 22:21:11 986 0

壹品【曹】

粗略提纲:

1、“梁志天现代设计风格”究竟是怎样的?

2、无法复制的“梁志天成功模式”。

3、为什么说”梁志天现象“是独一无二的?他和其它成功设计公司有何不同?

4、说说品牌价值

5、被误读的设计滞后性。

思考篇:

1、大众怎样理性看待”大师“作品?

2、怎样选择适合自己的”所谓风格“?

1、“梁志天现代设计风格”究竟是怎样的?

A:老梁其实没具体风格,他只是一位成功的商业设计师!

当然为什么大家总能脱口而出他是现代简约风格呢?这就有一定历史渊源了。。。

毋庸置疑,老梁设计手法是在现代基础上延伸的,或许也算是他骨子里比较认可的点。

早期比较成功的住宅项目例如:“东方曼哈顿春、夏、秋、冬系列”“九间堂”“鹏利海景“等等

主打都是现代简约,早期这个算是他重要的获胜点,这个是在香港首先得到验证的。

真正成功是他们第一批在内地淘金的香港设计师,福地起始就是上海,

当时内地设计市场还属于起步阶段,能认可的也都是偏现代类,较比当时,香港设计水平比内地至少是领先五到八年的,

这种优越感很快就占领了上海市场,之后就延续到广州深圳。这些故事都发生在01~04年。

支撑这些成就的团队就有现在单飞名气旺盛的:壹正企划、刘伟婷、陈绍业(DANNY)等等

这个时期老梁的风格确实还是很明确的,就是现代简约风,也就是大家经常耳熟能详的”横平竖直“

内地几乎六成的设计师对老梁的认知还停留在这个阶段,想想也觉得挺恐怖。

 

 

第二阶段就是05~08

这个时期是老梁作品井喷爆发的几年,当然也因为内地市场业主希望多元化的设计风格,也开启了他们跟风市场的起点。

中间他们参与了很多真正意义上的豪宅项目:浅水湾别墅、大谭道、 嘉御山、香蜜湖别墅、金海湾别墅、

观澜湖别墅、汤臣一品、汤臣豪园等等,这个时期梁志天风格已经在转变,但是他们希望还是紧握”现代手法“这个核心,

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类似现代奢华、现代中式、简欧、都会风等衍生手法。当然以奢华系最为显著。因为他希望外界对他的认可还是注明

”现代“的标签 (这个很重要,以后有时间可以深谈。)

与此同时,他们参与了很多餐饮项目,都很成功,这个跟他本身的喜好不无关系,最近几年他自己也开了N家不同类型的餐厅(后话)

了解这个老梁时期的设计师大概只占了两成。

 

 

第三阶段就是09~至今

这个时期设计市场变化太快,各种风格占领市场,比如以香港新鸿基天玺为主导的港式奢华、以星河湾邱德光、陈文栋为主的装饰奢华以及传统奢华,另外在遥远的英国伦敦 海德公园也刮起了一阵英式奢华风,这个对老梁市场风格的定位影响很大,也是对老梁公司造成了很大的挑战,就像前面提到的,老梁是个成功的商业设计师,他很快适应了市场的变化,嫁接了其中几个项目的优点,通过YABU元素以及诸多大师元素的整合,造就了他的现代奢华风格系列。当然真正实现还是遇到了很大的障碍,很多想法在内地无法实现,不过经过了几年的锤炼,奢华系是已趋于稳定,但一直没遇到合适的项目完全展现。好运就在09年的冬天发生了,他承接了香港干德道39号地块豪宅样板房项目,这个项目起初只是做了一两个单元,但老梁发挥的很不错,很受业主待见,之后其他几个房型都由他们主持,这个项目是不计成本的,很多项目老梁几乎都采用了原品。这个在内地几乎算是天方夜谭。到这里似乎几乎是到达巅峰了,因为他将他最擅长的N种奢华系运用在该项目,也算是极尽所能。到这还没完,另一个挑战开始了,老梁第一次参与了房地产开发投资,尽管是小股东,但里面发挥的余地更大,这个项目是蓝塘道45号地块,不仅将前面N种风格直接搬到该项目,同时由于该项目房型较多,他同时又开发了新的风格样式。这个时期老梁正式步入了成熟期,绝对占领了国内最高端市场。听说之后这些项目带来了N多项目。

对这个时期老梁理解的设计师,或许只有很小一部分了。

2、无法复制的“梁志天成功模式”。

时代性决定的,90年代是大师辈出的时代,尤其以港台设计师最为突出,比如高文安、梁锦华、林伟而、陈幼坚、李玮珉、邱德光等知名设计师,他们公司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盈利模式,唯独梁志天是最特殊的,

梁志天创造了几个唯一:

一、菜单式营销 (他们整合了适合不同业主不同风格定位的不同预算支持的样板风格)

二、设计产品标准化作业(保密)

三、研发部创新工场(保密)

尽管和很多著名境外设计工作室对设计的初衷是背离甚至是遭批判的,但如果能在保持整体质量前提完成设计,谁能说这个是不对的呢?

这个也是“经营”和“设计”经常会碰到的一些问题。

 

 

【客户资源丰富性】

老梁公司的作品似乎是中国大地普及最广的,甚至在三四线城市都能看到他们的项目,这个在其他公司是很难的,能达到这个记录,说明他的市场定位是最宽广的。老梁似乎什么项目都能做,都想做。一旦有这么强的市场占有率,你说哪个业主不知道有这家公司?当然根据不同项目,设计费和定位都会有偏差,但竟然没有影响到整个品牌建设,这个是很难的。说明前面提到的产品标准化这块是非常健全的。

【分公司的分布】

香港、广州、上海、北京、成都 明显能看出他下的这盘棋。执行力、辐射程度(有这么多分公司,非常需稳定的业务量支持,这个不是每家公司可以办到的)

【项目经理机制】

梁重视的项目都是有专门从香港委派过来的,实力超强!

【设计审查制度】

逐步由下往上递交方案、中途经过几位设计师之手不断修正。最后保证出来的作品都能达到统一质量要求

4、说说品牌价值:

这个从业时间越久的设计师越能体会。

品牌大多是和品质密切相关,比如客户想买某种产品

首先肯定是看品牌,因为品牌很直观划定了不同级别的价位、产品性能以及硬性软性多种服务环节。

产品是这样,设计品牌也是这样

比方说地产项目,业主想根据楼盘品质定位挑选设计服务,

首先肯定需要了解不同设计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比如老邱的装饰艺术、老梁的现代奢华、老李的现代简约、老戴的美式古典、壹正的重口味等等

这种是最直观的,类似拍动作电影找成龙,李连杰,拍喜剧电影找周星驰、拍青春偶像剧找邓超、黄晓明、佟大为是一样的

这种是有很明确标签的。另一种是整套服务的选取。

比如CCD、集美组、韦格斯杨、金螳螂、全筑 等

可能这个时候有人就要跳出来了,

感觉所谓的这些大师很多作品出来也不咋地,甚至都是重复,一点创新精神都没有,难道他们是在走下坡路吗?

这个可能就又要从多方面综合因素考虑了

谈到“大师”,就会联想到一个很伤感的话题,

那就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家装设计市场大多参考项目都借用的是所谓这些“大师的作品”

但大家有没有想到他们做的是“工装样板房”,两种产品制作的初衷又是很有差异性的。

因此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做家装的总觉得家装难出效果,开始抱怨行业难做(当然咯,本来就是两种产品。怎么能达到一样效果?)

 

 

跑题了,再谈品牌。

说说业主对品牌的认知:

第一是 设计公司品牌的影响力(楼书上介绍时是否响亮?比如XXX香港、台湾杰出设计大师,XXX境外酒店百强设计企业等等)

这个部分是给小业主看的,因为他们看不懂设计的具体好坏,更多就看这个招牌了(当然他们也不一定认识,就跟暴发户买LV一样,认品牌)

第二是设计产品的稳定性,最基本要达到业主希望的品质标准(意思是不能掉价)

这个阶段最重要了,业主宁可选择一个稳定的永远打80分的设计产品,也不会刻意尝试挑选偶尔能打95分的大师之作,

因为业主做任何事情除了预算和施工质量外,其他最最看重的是稳定性(如果找你还要担负风险,那他不干)

第三是设计过程中双方合作的愉快程度。(这个过程涉及到设计公司整套服务:方案、施工图到最终现场的协调和沟通)

越大企业,这个环节做得越好,业主找设计顾问,除了质量就是服务,如果每个阶段都能为业主着想,省掉他的后顾之忧,这种合作谁不喜欢?如果一个顾问公司每个环节都做得磕磕碰碰,或者服务不到位,那谁愿意做你的回头客?

第四才是创新,这个程度不是业主最看重的,当然如果有肯定能加分不少,最好是这个项目还能得个什么国际设计大奖的,这样为销售更能添加噱头。

说完这些标准,你再回头看看“大师作品”,可能你就有新的理解:

1、作品重复?没啥创意————假如能达到业主整体品质要求就OK了,未来长期合作可能性还是很大?(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个设计一般,没啥创意,但是他们这个产品是没问题的)

2、施工粗糙,细节没法看————很多可能跟设计无关,跟施工工艺有关。

3、方案挺好的,最终效果差太多——这种现象时有发生,一个可能就是设计公司具体跟进人员设计能力问题,但更多是后期现场把关及跟进程度问题,大牌公司由于本地项目有限,都会开发异地项目,常规设计合同中设计师一个月也就去一两次工地,中间被现场刻意改动的很多,这种现象在三四线城市很普遍,很多施工单位或者业主根本不是按图施工,细节能简化则简化,材料能替换则替换,还有就是工期影响等等,毕竟中间涉及到多重利益关系

5、被误读的设计滞后性

我们常看到一些优秀作品(尤其是大牌公司作品)经常会惊讶于作品散发的独特气质。

这个时候给我们的惊艳同时可能更多需要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

a、设计前瞻性

五星级酒店,常规设计到完工工期为四到五年,建筑设计阶段室内设计大多会介入进来。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设计,方案可能在四年前就出来了!会所样板房项目稍快些,一般两年内就能成型。

所以做酒店设计尤其注重前瞻性,如果你还在追随现在的流行,可能你的成品出来时,作品已经落后四年了。

b、设计研发周期

很多设计公司都有一段设计研发时期,这个时间会重点推一些新的概念,通常是两年周期。

所以我们看到的完整方案,其背后已经是有两年的积累期。

C、设计发布时间

很多大的公司设计概念为了永远比市场领先两到三年,会推迟发布作品,

如果某段时间突然看到一些公司密集发布一些作品,这是很正常现象,当然你要认清两年前他已经做出来了,只是策略性的迟到两年。

这样的好处是市场上开始高仿时,他们其它新的研发产品已经陆续推出市场了。

1、大众怎样理性看待”大师“作品?

首先得说,大师的不一定是好的。

从业者中很多容易盲从,只要注明是XXX大师的作品就盲目膜拜和模仿

如果你连最基本的作品分析和过滤能力都没有,说明你要走的路还有很长。。

设计师职业确实是一项临摹和创新并存的服务行业,

但假如分不清垃圾和金子区别,最终后果就是重复制造了一堆垃圾。

政治课上党国教育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感

同样,从业者基本操守也是需要具备正确的设计观。

否则,你就好比是一台复印机,性能好点充其量也就升级版的3D打印机,没有思维和灵魂。

大师之所以大师,是因为他适合这个市场,但市场也分高中低端,不同产品对应不同项目

这是很正常的,所以学习设计,从拒绝盲从开始!

待续。

                                                                 --壹品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