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钧读书取经与业之峰战略提速

徐小筑 行业资讯 2012-07-05 23:16:26 5834 0
      2012年6月,被很多企业视为“生死关”。为了完成半年经营目标,不少家装公司都在拼命抓客户、忙服务、搞培训,业之峰装饰董事长张钧却跑到欧洲去了,一去就是两个星期。他不是去看欧洲杯,也不是去准备参加奥运会,而是去读书。这样的闲情逸致,恐怕很多同行只有羡慕嫉妒恨。

  读书,对于已经小见成功的家居老板来说,并不是稀奇事儿。花点儿钱,参加几堂培训课,应应景儿,赶赶时髦,简单得如同家常便饭。加上如今培训机构多如牛毛,各路营销专家盯着老板们的钱袋子,服务殷勤,老板与老板混在一起,图个脸熟,赚个人脉,也不负动辄几十万元的学费,真要说学到了什么东西,恐怕只有天知道。张钧却不同,他总选择在企业发展的转折点上走进学堂,读到的是真经,业之峰也因此而突飞猛进。

  就拿张钧作为企业家第一次读书来说吧,那是2003年。业之峰装饰在创立的最初几年里发展就像坐火箭似地快,业绩从100万元到3000万元只花了一年,从3000万元到3亿元只用了两年,但从3亿元到4亿元却徘徊着难以突破。带着破解企业难题的欲望,张钧走进了清华大学读EMBA。在这里,与企业家同学们大多通读教材,研究世界著名商业案例不同,张钧更关注新鲜词汇的积累,把同学的企业当做案例来剖析。临近毕业时,他的论文指导老师宁向东访问业之峰公司总部,发现他在一个小时里,接了20多个电话,而展厅里卖的都是大路货,连续向他问了两个“为什么”。这让张钧顿时豁然开朗:总接电话,说明自己不放权,在公司里是一言堂,没有形成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销售的产品是大路货,说明没有竞争力,是商业模式不完善,难以获得长足发展的支撑力。得到启发的张钧开始大刀阔斧地变革:首先寻找到一个认同公司文化的总裁,让他负责公司日常管理,自己退休,只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其次,遍览全国商业项目,从苏宁、国美等企业得到灵感,创立了“峰格汇”大店模式;第三,细化直营带加盟的连锁扩张模式,迅速巩固与扩大市场规模。

  从课堂中走出的张钧,重新焕发出创业时的激情。2010年,业之峰在全国建立起14个“峰格汇”大店,拥有连锁公司23家、加盟分公司86家,销售额突破13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3倍。但在张钧看来,13亿元的营业额在家装行业不算小,但在其他行业却小得可怜,他要感受与寻找百亿元企业的基因。于是2011年5月他又一次走进了学堂,成为长江商学院CEO班的一员。这次去伦敦上课,不过是参加一次海外课程。 

  坐在长江商学院的教室里,张钧背后的业之峰一刻也不停息地向前奔跑着——业之峰独创的“峰格汇”模式仍在全国拓展,品牌触角更向三线城市延伸,有苏中建设、海澜之家、宜华木业、海底捞等企业老总做同学以及他们的企业做榜样,一个“百城百店百亿”的战略目标也列入了业之峰的五年计划中。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会看得更高,与巨人们一起交心将少走弯路。勤于学习、擅长学习的张钧,在企业的重大转折时期走进读书的圣堂,带着业之峰攀上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